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近日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不小心說漏了嘴,武漢的重症患者有40萬之多。然而代表習近平在湖北督戰防疫的中共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昨天(3月1日)表示,當前武漢疫情已經得到有力控制。抗疫形式呈現出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並從「高位運行期」轉變為「中位運行期」。
有網友發現,剛出版不久的《大國戰「疫」》一書,似乎突然下架了。國內幾家大的電商都表示暫無商品,甚至百度上也找不到相關商品。不過人民日報卻在繼續刊載「習近平來到我們家」。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2019)爆發到現在,外界總結發現,北京當局其實並不像是在「戰疫」,而是在忙著另外的三大戰。
大國戰「疫」下架
昨天網友發過來一張聊天截圖,是昊文地質書店「小趙」的一段話:因為疫情影響到印製復工及物流因素情況,該書《大國戰「疫」》延期出版發行。具體時間再等通知,現在無法確定,出版社通知暫時下架了。
有網友對國內幾家主要電商進行了查詢,包括淘寶、京東、蘇寧等等,得到的回答幾乎一樣。中信書店稱「暫無報價」,京東物流表示 「抱歉!暫無相關商品」,或者「該商品已下架」。在百度上查了,的確找不到相關商品。
《大國戰「疫」》是近日「緊急編輯製作」歌頌當局的書籍。書中吹噓他作為「大國領袖」,有效阻繫疫情。還吹捧習有「為民情懷,使命擔當,戰略遠見和卓越領導力」等等。
為何被下架?
《大國戰「疫」》下架,外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可能是疫情期間,印刷、物流等跟不上。不過更多人認為,如果真是為了歌頌北京當局,疫情再怎麼影響物流,也算不上個事。
學者榮劍認為,這本捧臭腳的書被下架,其實是拍馬屁拍到馬蹄上了。很可能是「低級紅」,讓人覺得噁心。
其實這本書剛一出版,就有很多網民抨擊。有的說「醫院裏還有數不清的新冠肺炎病患者,幾千冤魂還在武漢上空鬱結。學生還不能上課,你們就開始舉辦盛大慶功宴了?慶功宴上血紅血紅的人血饅頭,你們下得了口嗎?」
時事評論員藍述表示,「以前是災難結束了再喪事喜辦,現在還沒有結束就開始歌功頌德了」。這場疫情讓北京遭遇了上台後的最大危機,是政治上的失敗。以前在災禍面前,中共自吹自擂還有一些效果,但這場疫情讓一切說辭都顯得很蒼白。因為當局隱瞞疫情,使所有人都受到了死亡威脅。
美國獨立學者顧為群認為,在這種節點上吹噓個人「違反常識」。按正常政體或民主國家的運作方式,「像習這樣的領導人最起碼要下台」。
「總書記來過我的家」仍在連載
不過雖然《大國戰「疫」》下架,但是人民日報從1月初開始的連載「總書記來過我的家」仍然在繼續。今天的文章表示 ,去年7月15日,習去內蒙古考察期間,進了村民張國利家「問寒問暖」。
昨天那篇發表在頭版,說人民的「好日子又上新台階」。一位叫尤桂蘭的人自稱,22歲見過毛澤東,82歲見到了習,說「這輩子值了」。一年收入8萬元,尤桂蘭說「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顯然人民日報在努力把習塑造成「親民、英明」的形象。法廣指出,人民日報頭版寧可對武漢爆發的疫情隻字不提,也要為吹捧習騰出一個顯眼的位置。
網友表示,疫情還沒有過去,這種宣傳看著刺眼,遠離現實。「總書記真的那麼好?為什麼不去武漢看看?他害怕什麼?」「中宣部是不是搞錯了時間?」
北京忙著「三大戰」
中宣部沒有搞錯時間。這場疫情爆發後,當局為打造「盛世和諧」假象,隱瞞了真實疫情,造成病毒最大化擴散。中國和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這是一場天災,但更是一場人禍。
對於多方的批評譴責,北京當局不是不知道,所以才連篇累牘澄清「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也才有這種「時間錯位」的宣傳。這就是北京「三大戰」的戰略。
三大戰之一:輿論戰
昨天(3月1日),《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實行了,其中規定了11項不能違反的內容。這讓很多人擔心,當局在建構一個無所不包的大網,可以隨意篩選、清除、封鎖和屏蔽信息。
有網民表示,這個新規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以後每天都是好消息,壞消息是以後你很難再看到壞消息了」。也有網民表示,「無非就是給他們多幾個冠冕堂皇抓人的理由」。
稍早前,中宣部向湖北派了300名官媒記者。要求多報導「感人故事」和「暖新聞」,加強「正面宣傳聲勢和實效」。就是說,中共要他們描繪政府救災的美好圖景。
當局大打輿論戰,部分原因是近期對北京不利的消息非常多。疫情爆發後,國外主流媒體和自媒體都在爭相報導,揭露疫情真相。撕開了當局極力封鎖的道道黑幕,讓人們看到了中共漠視民情、草菅人命的罪惡。
從反饋消息來看,許多民眾看到國外媒體、自媒體的報導後,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就是中共政治體制。
一位從事「網絡安全行業」的朋友給我發來一個郵件。他說自己有機會看到國外的觀點,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終於找到了答案。
信件最後寫道,「我看到李沐陽老師和背後團隊的努力後,我也想去加入大家做些什麼」。
「希望幫我提點意見,我該怎麼做」,「想堂堂正正做一個好人」。
又是一個明白的生命,真的為這位朋友高興。其實做什麼工作沒關係,只要正用就好了。凡事都有兩面性,您可以靈活應對,利用職業優勢,「槍口抬高一寸」。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放生一些真實訊息,對一些翻牆尋找真相、傳遞真相的人,高抬貴手。這樣做,已經很好了。
三大戰之二:忙著欺騙
中共特派員陳一新昨天表示,武漢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在向好的趨勢發展。他表示用不了多久,每日確診病例就會進入雙位數「低位運行期」,隨後進入個位數的尾期。他認為疫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新階段。
我們盼望著疫情早日消退,讓人們平安走過這場劫難。但陳一新說的是真實情況嗎?
昨天官方公布,武漢市29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565例,其中獄中服刑人員佔了233例。這個比例是很大的。
監獄是特殊的地方,人們群居群宿,人口高度密集。有高度傳染的新冠病毒在這裏爆發,服刑人員沒處躲,也不可能大面積隔離。而且監獄醫療衛生條件非常差,沒有匹配的專業醫生。很難想像,這種地方爆發疫情該怎麼控制。
陳一新說疫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是把監獄排除在外了嗎?
同樣是昨天,武漢市中心醫院55歲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學慶,因為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了。我們在為江醫生哀痛的同時,還是要問,疫情真得到有力控制了嗎?
2月28日,河南寶豐縣中醫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36歲的袁洋洋醫生去世了。大陸媒體報導,袁洋洋心臟驟停,搶救無效。醫院工作人員透露,袁洋洋去世前,連續工作了39天。這個消息被拖了2天,昨天才報出來。
袁洋洋過勞死,直接證明寶豐縣「三個清零」是造假宣傳。人民網報導,截止到28日,寶豐縣實現了「三個清零」:確診的全部治癒,疑似的全部清零,密切接觸的全部排除。
如果是真的「三個清零」,袁洋洋的死怎麼解釋呢?
另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月24日表示,新冠肺炎在武漢的死亡率是2%-4%,武漢之外是0.7%。
同一種病毒,死亡率竟有3-6倍的差異。難道武漢人的身體狀況與中國其他地區的人有什麼差異?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曾研究武漢、中國大陸和中國以外地區的確診病例增長情況。他發現中國大陸和中國以外地區的案例增長曲線,比武漢更陡峭。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丁磊(Eric Ding)認為,很可能是武漢的病例數字被壓低了。
網友發來兩張截圖,是山東商報和廣州日報的,日期都是2月25日,內容一樣。
兩份報導都提到一個重要事實,王忠林無意間披露了武漢市有「40多萬重症和慢性病患者」。
這與官方通報數字天壤之別。中共官方稱,截止到昨晚7點,確診80174例,重症7110例。
三大戰之三:甩鍋戰
瘟疫擴散,全世界把都它比做「車諾比事件」。中共在沈默一段時間後,開始甩鍋了。
2月26日,親共的朝日新聞登出消息:武漢病毒是美國放進中國的,元兇是美國中情局。報導稱去年10月,武漢舉行全球軍人運動會,美國派了300人參賽,其中「有人已經是武漢病毒攜帶者」。
消息稱,去年美國流感大爆發,死亡1萬4千人。「裡面有很多死者,就是武漢病毒死者」。而美國疾控中心(CDC)故意不區隔,放任病毒攜帶者進入中國,開始傳染擴散。
美國政府對於這個消息「一笑置之」,因為很多情節不合乎科學邏輯。作家洪博學在民報撰文表示,以美國社會的透明度,如果流感裏面有新冠病毒,不可能逃過科學家的眼睛。流感和新冠病毒在顯微鏡下的生存樣態也不一樣,美國更不會把兩種疾病混為一談。
洪博文指出,「中共利用假消息,企圖甩鍋」。世衛專家25日離開中國時表示「感謝武漢。意思是武漢人的犧牲,換取世界平安。」這句話不僅讓武漢人抓狂,國際上也是罵聲一片。
專家們沒有看到武漢人道悲劇,也查不到病毒源頭,WHO也承認:「中國(中共)並沒有交出病體的採樣」。
就是說 ,世衛專家們白跑一趟,也不白跑。洪博文認為他們的目的,就是「替中國(中共)掩蓋疫情真相」。沒有證據,中共就可以大玩「誰是真正兇手」的遊戲了。
文章表示,習不想遭受萬夫所指。但退一萬步想,就算病毒不是中共製造,北京也要擔負隱瞞疫情,造成全球擴散的責任。中共集權體制闖了禍,習也不想背鍋,所以連連甩鍋。
文章指出,北京搞政治勝於防疫。既保權位,又歌頌抗疫成功,同時把病毒來源扣在美國人頭上。
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在接受新唐人採訪時,說了這麼一段話:
就算病毒不是他們(中共)造的,就讓我們假設不是他們(中共)造的,假設病毒是自然產生的。中共還是對此撒了謊,掩蓋了真相的傳播,並且沒有採取及時的行動。
而當他們採取行動時,他們又是如此的無能,無法正確的去解決問題。而且他們繼續壓制真實信息的傳播,不允許世界組織和專家真正介入。
現在他們已將這場危機強加給了全人類。現在人們真正了解到中國人民,那些值得尊敬的、善良的中國人民,幾十年來所經歷的苦難。而現在,這種白色恐怖正在侵入全世界,所以是時候了。這個病毒將成為推翻中共的最後一根稻草,記住我今天說的話。
以上是今天電視節目部分。在會員專區,我們會討論另外一件事,就是最近國內火熱的、連小粉紅都看不下去的外國人移民條例。好,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