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台灣的四大公投在上個週末剛剛落幕,公投結果是「4比0」,四個公投提案全部被台灣人民否決,不但跟選前的民調結果大相逕庭,也讓主導這場公投大戰的國民黨再次遭受重創。
大家記得嗎?我們在12月11日的節目裡推測過,中共搶走台灣的邦交國尼加拉瓜,打擊台灣的國際地位,很可能會激怒台灣民眾,反而變成在這次公投上幫台灣執政黨助選,對親共政黨扯後腿。結果果不其然,在野黨這次力拼的四項公投,全部敗北,特別是攸關美台關係的「萊豬公投」。
我們在上個星期的節目裡提到過,中共對這次台灣公投的介入很深,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次的「反萊豬公投」,迫使台灣拒絕進口美國豬肉,從而分化美國與台灣的同盟關係,削弱美國對台灣的軍事協防與外交聲援的力度。
現在,公投落幕了,有不少朋友希望我們分析這次的公投結果,所以現在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
首先,我認為,不管是執政黨或在野黨,對這次公投結果都不能樂觀,反而要戒慎恐懼。為什麼呢?因為這次公投的投票率只有41%,換句話說,有將近6成的合格選民都沒去投票。雙方陣營動員出來的選票,大多是兩大黨的所謂「基本盤」,也就是鐵桿支持者。這個現象,一則以憂,一則以喜。
憂的是呢,執政黨與在野黨對這次公投的選戰操作與議題內容,並沒有獲得多數人民的認可,所以選民覺得興趣缺缺,不想參與。一方面反映出台灣人民對於政黨的過度政治動員覺得反感與牴觸,另方面也反映出這次公投的議題其實讓多數選民覺得「跟我的生活不太相關」,沒有切身的感受。
這樣的結果就非常值得各政黨自我檢討與反思了:為什麼人民對政黨的政治動員感到反感與厭倦?為什麼這次提出的公投議題讓人民覺得疏離,覺得不想參與或者無感?還有,藍綠兩黨的長期爭鬥,是不是造成越來越多選民對公共事務覺得厭煩與冷感?這些都是非常值得各政黨好好深思的警訊。
不過,這次公投讓人喜的是呢,公投充分反映出,在台灣這種真正的民主社會裡,人民不但有投票表達意見的權利,還有可以不投票、不表態的權利,以及不被任何政黨強迫參與政治爭鬥的權利。
同時,人民也是在通過這種不投票、不參與的方式進行民意表態,對各政黨進行無聲的抗議,要求他們以後要更深入的體察民意、關切民眾需求,而不是把公民投票當成政黨之間的政治算計與權力鬥爭工具,可以隨便的發動、隨便的耍弄。
所以我說,這次台灣的公投結果,是有憂有喜,同時也體現出台灣的民主政治是越來越成熟穩健。不過,這次公投結果,不但讓在野黨大獲全敗,也讓試圖遙控這場公投的北京當局落敗了。
因此,很多朋友問我說,這次公投之後,中共對台灣的入侵與統戰,會有什麼改變或調整嗎?首先,我認為這次公投結果會讓中共對台灣的親共政黨大失所望,失去信心。
大家應該還記得,2020年初的總統大選,國民黨大敗,在總統選票上輸給蔡英文265萬票,而立委席次雖然增加了3席,但也還是只有38席,在國會沒有過半數。
事隔一年多,這次國民黨主導的四大公投,選前民調相當看好,至少能通過三個項目,但沒想到最後結果又是全軍覆沒。一次又一次的慘敗,很可能會讓北京當局對台灣的親共政黨失去最後的信心與耐心。
其次,過去中共對台灣的主要統戰手段之一,就是通過和台灣的親共政黨、也就是所謂的「在地協力」團體合作,幫助他們贏得選舉,通過台灣的民主機制來奪取政權,這種打選戰、奪台灣的成本和爭議,會比打軍事戰來得低很多。
但最近幾次選舉下來,共產黨也發現國民黨或其他親共政黨,已經越來越難贏得台灣的多數民意支持,越來越難在重大選舉裡取勝。換句話說,中共想通過幫助親共政黨勝選、從而奪取台灣控制權的「和統」,勝算是越來越低。
因此,接下來我們大致可以推測,中共很可能會對台灣採取幾項行動:
行動一:施壓親共政黨整肅內部 激進化戰鬥化
我們上次說過,中共的思維是變異的「逆向淘汰」思維,也就是說他們會去淘汰好的人事物,用來烘托自己的好、維護自己的「偉光正」。所以對於親共政黨的一再挫敗,中共不會去檢討是自己太不好,連累了親共政黨;相反,他們會開始對親共政黨升級施壓,要逼親共政黨自我整肅、自我改造。
像中共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日前就發文說,國民黨內部的「頑固派」、也就是反對跟中共靠攏的人,都跟民進黨一樣是「阻礙中國統一的主要敵對力量」,其實已經代表中共對國民黨感到不滿、開始對國民黨施壓。
接下來,估計我們可以看到中共會或者公開、或者暗地裡對親共政黨施壓,要求他們要剷除內部的「雜音」,同時要親共政黨強硬起來、戰鬥起來,學習中共那樣發動大規模的政治鬥爭,也就是要讓親共政黨「激進化」、「戰鬥化」。
目的是什麼呢?中共不是真的認為親共政黨能夠通過激進的戰鬥來扭轉乾坤、贏得明年的「九合一」選舉或2024年的總統大選,而是希望親共政黨與相關組織,能發揮更大的鬥爭力量,製造台灣的社會混亂,擴大台灣的內部分裂,這樣就可以確保台灣內部無法團結,消耗台灣抵抗中共的力量。
行動二:詆毀台灣民主 合理化中共攻擊入侵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中共正在全面攻擊和扭曲目前被世界廣為接受的普世價值,包括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等,要通過詆毀普世價值、淘汰普世價值,來抬高中共政權的合法性與優越性,同時這樣也就可以拔高中共挑戰美國、或者入侵台灣的正當性。
所以這次公投之後,中共不但會繼續設法攻擊台灣民主體制,還會指使親共政黨跟著從內部詆毀台灣民主,質疑台灣民主,製造台灣內部的認知混亂與矛盾,從而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加紛亂。
像公投結束後,國民黨主席就公開宣稱「公投已死」,其實就是跟隨中共的言論口徑,用情緒性的語言從內部詆毀台灣民主,否決台灣民意。不然,假設這次公投是國民黨贏了,那公投就又活過來了嗎?
另外,有國民黨立委在公投後就指控台灣政府是「民選獨裁政府」,這個說詞其實也是中共詆毀台灣民主的文宣子彈。這個詞是去年底《亞洲週刊》提出的,用來攻擊台灣民主體制雖然是「民選」,但已經走向「獨裁」。
這種說詞,就是中共認知戰裡非常典型的「移花接木」和「偷換概念」,想通過大量的、重複的信息說詞,悄悄的引導人們認為台灣的民主已經不是人民作主,而是變成了獨裁。所以說,親共媒體與親共政客喊出「民選獨裁」這個詞,其實更大程度是一種情緒性的攻擊口號,而不是理性客觀的論證。
再舉個例子,另一位國民黨前立委,在公投後受訪時提到,「台灣政黨都是列寧式的剛性政黨」。好,所謂的剛性政黨,就是指黨組織管理比較嚴格、有黨員名冊、會用黨紀約束黨員的政黨;而柔性政黨就是指組織比較鬆散,沒有黨紀約束,甚至也不知道成員名單的政黨,比較像俱樂部的概念。
問題來了,如果這位前立委要說明台灣的政黨都是比較組織嚴密、紀律嚴謹的話,那他可以說「剛性政黨」就行了,對不對?為什麼還要加上個共產頭子的名字「列寧」呢?
這其實也是一種有意的認知引導,一方面是要醜化台灣的民主政治其實跟共產黨差不多,否定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與民意自主;另方面也是在配合中共的宣傳口徑,從台灣內部來呼應中共對台灣民主的攻擊與詆毀,裡應外合。
再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些親共媒體與親共政客,一直攻擊台灣的民主是「獨裁」,但是他們卻對真正獨裁專政的中共保持沉默,一聲不吭,這不是雙重標準嗎?他們攻擊台灣民主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很值得深思。
當然,我們必須強調,民主不是完美的制度,它只是目前被認為是最能保障多數人的自由、人權與私有財產的制度,但一樣是有缺陷與不足的,一樣需要人民不斷的監督與修正。說不定未來人類會有更好的制度出現。
行動三:向武力傾斜 軍事摩擦機率升高
剛剛講過,親共政黨一連串的選舉挫敗,已經讓中共相當不滿,再加上未來的選民結構會走向年輕化,而親共政黨的支持者有明顯的高齡化趨勢,所以中共也評估,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想要通過操控台灣選舉來奪取台灣政權的可能性,已經是越來越低。
這樣一來,就很可能會促使中共領導人往「武力統一」的思維靠攏,畢竟中共已經沒有其他選項了,所以中共接下來很可能會加大升級對台灣的軍事恐嚇與軍事演習,同時不排除可能會在明年北京冬奧結束後,製造小規模的武力摩擦。怎麼說呢?
因為目前中共很清楚,目前不管他們媒體上怎麼吹噓,但其實中共軍方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準備來同時應對台灣與美方、甚至日本、澳洲的聯軍力量,加上目前國際社會對台海局勢相當關注,所以如果中共貿然進犯台灣本島,一定會招來國際社會的聯合圍堵與反擊,這樣勢必威脅到習近平的二十大連任。
但是中共也清楚,親共政黨目前在台灣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走向泡沫化,所以他們需要對台灣做進一步的軍事施壓,來進一步恫嚇台灣,製造台灣的社會內亂與慌張,才能達到「以戰逼和統」。說白了,就是想用最小的軍事成本,來逼台灣政府向中共妥協、談判,走向統一。
所以,在明年底二十大以後,或甚至明年北京冬奧以後,不排除中共可能會在海上跟台灣軍方擦槍走火,發生小規模的武力摩擦,用戰爭來恫嚇台灣政府與人民,必須向中共妥協談判。
當然,中共也要考慮到,這種武力摩擦的挑釁規模不能太大,否則會招來國際聯軍的反擊圍剿。所以,我們要留意,中共也許會通過他們的海上民兵、也就是偽裝成漁船的民兵部隊,在台灣海峽或東沙島海域製造衝突。
甚至,如果中共也想趁機恐嚇日本的話,就不排除會在釣魚島海域起衝突,因為釣魚島的主權問題同時涉及到台灣與日本兩方面。當然,我們不希望任何的武力衝突發生,但是目前中共走到這一步,按照他們的變異思維來推測,我們就必須提高警覺,防範中共狗急跳牆、劍走偏鋒,用武力來升級恫嚇台灣。
好,我們再說一次,這次台灣公投造成親共政黨與中共慘敗,接下來很可能會促使中共採取幾項行動,來應對台灣的未來局勢:
行動一:施壓親共政黨整肅內部 激進化戰鬥化
行動二:詆毀台灣民主 合理化中共攻擊入侵
行動三:向武力傾斜 軍事摩擦機率升高
【視頻 + 音頻】
今天我們還有點時間,來回答兩個問題。
◎問題一 ►聖誕節跟新年快到了,會不會有直播節目?
謝謝Helen的提問,會的,我們剛剛確定了,有些技術問題已經克服,所以我們會在聖誕夜當天,做一場聖誕直播節目。時間是美東時間12月24日上午九點半,也就是中港台時間的24日晚上10點半。抱歉,因為現在是冬令時,所以東西方的時差又加大了。
這次的聖誕直播,我們歡迎您可以事先留言,告訴我們您想問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想做點變化,歡迎您留言告訴我們你想在聖誕夜這天,對什麼人公開說些什麼,我會幫您代讀。但是字數請不要太多,不然我們可能得刪減才能讀。
別忘了,12月24日,歡迎您一起參加我們的聖誕直播節目。
◎問題二 ►唐浩對王力宏事件有什麼看法?
好,這應該是當前最熱門的新聞事件了。大家知道,我很少會去針對特定人物做評論,所以我就不直接評論當事人,我講整個演藝圈現象。
其實,這件事情只是娛樂圈的冰山一角,整個娛樂圈、演藝圈長期有著「過度包裝」、「道德下滑」以及「欺瞞粉絲」的陋習。這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陋習,而是十幾年、幾十年的沉痾。所以我相信,接下來演藝圈還會有類似的案例會曝光出來。
但是我想強調一個問題,演藝圈對藝人明星的過度包裝,已經造就許多的「兩面人」,也就是檯面上給觀眾看到的是一個美好形象,私底下本人卻是一個天壤之別的人,表裡不一。
比方說,以前有某位被包裝成非常甜美可愛的女歌手,私底下其實完全是一個叛逆少女,言行放蕩不羈,不過我們不點名啊。還有一位男歌手出道時主打「專情」的情歌王子路線,結果私底下也是超級叛逆、花心頻傳。這種案例非常多。
也許有人會說,人家私底下怎麼生活,那是人家的隱私啊。沒錯,如果是一般的小老百姓,這樣「公私分明」的分開對待,絕對沒問題。但問題是,這些藝人是公眾人物,他們是靠著數以萬計的粉絲的信任在賺錢,而且對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就不是小事了。
我常說,藝人明星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商品,那商品的價值有多高,就來自於它的使用價值跟品牌價值。比方說,蘋果iPhone賣得很貴,但全世界的果粉都願意買單,除了是因為蘋果手機有打電話、上網、app等等功能,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蘋果本身的品牌價值,也就是那顆蘋果。
那蘋果的品牌價值怎麼來的?一個是它在使用上有好的口碑,再有它有好的廣告把蘋果包裝出高端、時尚、高品質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有消費者對蘋果這個品牌的長期信任。想想看,如果大家不信任蘋果的廣告,那即便iPhone再怎麼好用,也不會有今天的價位和地位,對不對?
商品價值 = 使用價值+品牌價值
品牌價值 = 形象+信用
所以說,從消費角度來看,商品價值等於使用價值加上品牌價值,而品牌價值是來自形象加上信用。因此,真正能讓商品長期保持品牌價值的主因,其實是消費者的信任。
藝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今天藝人們能賺大錢、發大財,除了因為他們有才藝,對粉絲有娛樂上的使用價值之外,其實主要都是靠著粉絲的支持與信任,也就是品牌價值。
因為粉絲真心相信藝人就是他們看到的那個形象,所以願意聽藝人說的話、願意買藝人推薦的商品;而企業廠商也因為大批粉絲的信任,從而願意信任藝人,才花大錢、找藝人來代言商品。
簡單說,藝人的外貌與才藝雖然重要,但是粉絲的信任才是他們能夠大紅大紫、大發利市的關鍵,是不是這個道理?但現在演藝圈卻不斷幫藝人製造假的形象來騙取粉絲信任,騙取粉絲掏錢支持偶像,那這不就跟欺詐團伙、詐騙集團差不多嗎?
而且,有不少年輕人還會拿偶像當作人生的言行標竿,看見偶像說什麼、做什麼,就會跟著有樣學樣,認為那就是對的。那如果大家都跟著這些劣跡藝人有樣學樣,那整個社會會怎麼樣?很難想像。
所以說,我認為目前整個演藝圈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兩個東西:信用與道德。缺信用,藝人和經紀公司就會繼續造假形象、欺騙粉絲大眾;缺乏道德,就會讓藝人缺乏公眾人物的責任感,從而繼續台上騙錢、台下胡搞。
所以,希望王力宏和其他藝人的事件,能夠提醒我們重新重視道德和信用的重要。這個問題還可以深入講,以後有機會再說。
《 邪計 》 唐浩
工計顛覆迷局翻,以矛攻矛詭夢穿;
亂霾烽火戰雲布,驚震度危險中安。
Assistant Producer: Abby Wang& Gary Hsiao
© All Rights Reserved.
匡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