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日(3月6日)凌晨4:2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冠狀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4.45億(445,221,450)例,死亡人數超過599萬(5,996,046)人。
以下是週六(3月5日)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15,217例確診,293人死亡; 加拿大3,480例確診,51人死亡; 澳洲22,901例確診,48人死亡; 英國X例確診,X人死亡;(註:英國自2月21日起,週末沒有報告疫情數據) 法國53,678例確診,120人死亡; 德國144,427例確診,153人死亡; 印度5,476例確診,155人死亡; 巴西58,737例確診,645人死亡; 俄羅斯86,769例確診,750人死亡; 日本64,333例確診,255人死亡; 韓國254,326例確診,216人死亡; 台灣80例確診,0人死亡; 香港37,529例確診,220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香港用臨時冷藏集裝箱存放染疫死者
2022年3月6日,香港富山公眾殮屍房,工作人員正將死者的屍體從冷藏集裝箱轉移到靈車上。(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6日,在香港富山公眾殮屍房,COVID-19死者儲存在臨時冷藏集裝箱。(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香港第五波疫情繼續惡化,每日新增病例已累計超過45萬例,死亡近1800人。太平間不堪重負,港府動用臨時移動製冷裝置來儲存屍體。
在富山公眾殮屍房拍到的照片顯示,停車場內有四個冷庫。在附近,一袋冰塊堆放在一個空棺材旁邊。
在創紀錄的疫情爆發的壓力下,香港的醫療等各種資源面臨緊張局面,第五波疫情已將香港的染疫死亡率推至世界上最高的地區之一。死亡人數集中在老年人身上,病毒傳播到750多個護理機構——包括那些為殘疾居民提供服務的機構——引發人們對未來情況惡化的擔憂。
香港一直在尋求提升公眾殮屍房的處理能力,在3月初達到約1,350個貯存空間。衛生當局正在努力為另外300具COVID-19死者屍體增加存儲空間,包括冷藏集裝箱以及使用私人殯儀館和太平間。在富山殮屍房建造的一個新增建築將在四月完成,解時可提供額外的800個貯存空間。
更多的冷藏集裝箱也已被送往醫院,這些醫院將能夠臨時儲存約500具屍體。官員們週五(3月4日)表示,如有必要,他們可以選擇部署更多的冷藏集裝箱。
除了死亡人數激增之外,官員們還警告說,將屍體轉移到公眾殮屍房所需的文書工作會有所延誤。政府部門正在與警方合作,幫助進行居家隔離的家庭成員辦理遺體認領手續。
疫情2020年初開始已過去兩年多,香港的醫療保健系統最近因病例上升而不堪重負,醫院也很緊張。網上有傳言港府將禁足,從而引發了大眾的恐慌性購買,超市貨架被搶購一空。
香港確診數連2天下降 官方:是否過高峰仍難斷
2022年3月4日,香港的一座居民樓的污水樣本COVID-19檢測呈陽性後,穿著個人防護裝備的警察站在被封鎖的公寓樓入口處,同時對居民進行檢測。(Dale de la Rey/AFP via Getty Images)
香港官方今天(3月6日)通報新增3.1萬例COVID-19確診病例;過去24小時內有153人染疫病逝。新增確診病例數量連兩天下降,但官方認為,仍不能輕言判斷是否高峰期已過。
中央社報導,香港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官方今天通報新增31,008例確診病例,其中2例為境外移入,其它均為本土病例。香港第5波(本波)疫情累計458,986例確診病例、1,794人死亡。
香港疫情昨天通報新增3.7萬確診病例;今天通報新增3.1萬例;相較於4日通報新增5.2萬例,連續兩天數字下降。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說,過去兩天個案數量稍下降,但仍處於高水平,病例數量每天超過3萬例,仍要密切觀察至少1至2週,才能判斷疫情已經見頂或回落,現在還不能判斷這波疫情是否已達高峰。週末通常陽性樣本數字會稍微減少。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表示,過去24小時有153人染疫病逝,年齡介於35歲至105歲間,其中114人沒有接種疫苗;25人已打1劑,13人已打2劑,1人已打3劑。已打3劑的死亡個案為一名81歲男子,患有高血壓、中風、帕金森氏症。由於數據滯後,2月24日至3月3日期間補登錄76名病人逝世,因此今天單日呈報229人死亡。
香港政府規劃將執行全民檢測方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6日透過新聞稿表示,大陸供港大量醫療物資陸續運抵,包括快速抗原測試包、口罩、中成藥、保護裝備和醫療用品等各種醫療物資。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已全力協助政府物流服務署物色更多倉庫,大幅擴大香港的庫存能力,以因應「全民強制檢測」的供貨高峰。
日本增逾5萬例COVID-19 東京大阪單日新增略減
中央社報導,日本COVID-19疫情延燒,全境今天(3月6日)雖然新增逾5萬例確診病例,但在東京都及大阪府單日新增病例人數都較上週同日略減。
日本富士新聞網報導,東京週日(3月5日)新增病例時隔6週首度低於萬例。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表示,全境重症患者數截至5日止共1,362人,較前一天減少37人。
日本放送協會(NHK)自行統計,日本全境截至今天晚間6時止,單日已新增53,969例確診病例及132例死亡病例。
東京都今天新增9,289例確診病例,較上週日減少1,000多例,另新增12例死亡病例。東京都重症患者較5日增加1人,總數71人;專用病床使用率較5日減少1個百分點,已降到47.7%。
大阪府今天新增5,432例確診病例,較上週日減少1,200多例,另新增29例死亡病例。
根據統計,最近一週每10萬人口染疫數,大阪府以578.13人居冠、東京都以563.69人排名第2、奈良縣以513.48人排名第3、沖繩縣387.04人排第11名;全國平均數為355.69人。
台灣新增43例確診 3例本土及40例境外移入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3月6日)公布新增4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1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7例男性、22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11例)、印度(3例)、澳大利亞、菲律賓及美國(各2例)、德國、日本、瑞士、加拿大、香港、瓜地馬拉、韓國、奧地利、土耳其、英國、柬埔寨及印尼(各1例)移入,另8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14日至3月5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840例確診,分別為5,324例境外移入,15,46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另14例為境外移入。
麻薩諸塞州議會大廈結束口罩令
麻塞州議會大廈將從3月7日起結束口罩令和疫苗令。圖為2020年5月1日,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州議會大廈外,抗議者要求重新開放美國集會。(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從週一(3月7日)開始,麻薩諸塞州議會大廈的訪客將不再需要戴口罩、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COVID-19檢測呈陰性。
麻薩諸塞州議會眾議院議長羅納德·馬里亞諾(Ronald Mariano)和參議院議長凱倫·斯皮爾卡(Karen Spilka)在週五(3月4日)的聯合新聞聲明中說:「雖然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繼續戴口罩,但這將不再是一項要求,而是個人根據自己的偏好和風險水平做出的選擇。」
週一取消口罩和測試要求的決定是麻州最新的對COVID-19限制的放鬆。
自疫情開始近兩年來,麻州議會和政府大樓向公眾關閉,只有州議員、州議會工作人員和記者方可進入。兩週前,議會大樓重新向公眾開放。
兩人都是民主黨議員的馬里亞諾和斯皮爾卡指出,麻薩諸塞州COVID-19陽性率和住院人數的穩步下降是採取此行動的原因。
FDA首次公開輝瑞疫苗數據 副作用1,291種
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開了一份輝瑞(Pfizer)疫苗數據文件,其中提到高達1,291種副作用。圖為2021年11月30日,輝瑞公司(Pfizer)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校園內的研發中心。
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世界各地數以億計人口已接種疫苗。3月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開了一份輝瑞(Pfizer)疫苗數據文件,其中提到高達1,291種副作用。
早前,美國科學家團體「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引用《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一份大約40萬頁關於批准輝瑞疫苗的數據文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人手不足為理由,聲稱需要長達75年時間,才能公布所有文件。入稟方代表律師,批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度過慢,指很多曾接種過輝瑞疫苗的美國人或許老死也未能看到完整數據面世。
直至2022年1月6日,美國地方法院法官Mark T. Pittman指入稟組織的請求關乎公眾利益,頒令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必須在8個月內公布相關文件,即每月要發布5.5萬頁文件。
3月1日,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轄下的生物製品審核和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首次公開了一份輝端(Pfizer)疫苗數據文件。其中提到輝瑞疫苗有高達1,291種副作用,包括腎臟損傷、急性弛緩性脊髓炎、腦幹栓塞、心臟驟停、出血性腦炎等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