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三(1月19日)早上8:0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新冠病毒、冠狀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3.34億(334,469,574)例,死亡人數超過555萬(5,557,255)人。
以下是週二(1月18日)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1,060,747例確診,1,896人死亡; 加拿大13,832例確診,113人死亡; 澳洲84,615例確診,70人死亡; 英國94,634例確診,440人死亡; 法國464,769例確診,375人死亡; 德國112,323例確診,239人死亡; 印度282,970例確診,441人死亡; 巴西140,342例確診,325人死亡; 俄羅斯30,959例確診,673人死亡; 越南38,582例確診,363人死亡; 日本32,087例確診,10人死亡; 韓國5,800例確診,74人死亡; 台灣54例確診,0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英格蘭下週起取消部分限制措施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週三(1月19日)表示,從下週開始,英格蘭將不再要求人們戴口罩或在家工作,並補充說,科學家們認為,Omicron變種的感染浪潮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達到頂峰。
他說,政府採取了與歐洲大部分地區「不同的道路」,「數據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本屆政府最艱難的決定是正確的」。
包括在家工作的建議、在某些環境中強制戴口罩和Covid護照等的限制措施,將於1月26日到期。
從1月27日起,以下措施更改將在英格蘭生效:
強制Covid通行證結束,但企業可以選擇繼續使用;
戴口罩將不再是法律要求,包括在中學教室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但仍會建議在某些地方戴口罩,例如在封閉或擁擠的空間,特別是當接觸到你通常不認識的人;
結束在家工作指導;
對養老院的限制將放寬,更多細節待公佈;
但是,如果你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則仍然有法律要求進行自我隔離。
但約翰遜表示,「很快」就會完全取消自我隔離指導。他說,這些規定將於3月24日到期,並補充說他預計不會更新這些規定。
世衛:距離疫情結束還很遠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COVID-19疫情遠未告終之際,法國、德國和巴西通報的過去24小時確診數創下新高。Omicron變異株在全球勢頭不減,各國祭出新防疫措施、加速施打追加劑。
中央社報導,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昨天(1月18日)在日內瓦總部告訴記者:「距離疫情大流行結束,還有很長的距離。」
歐洲正處於新一波疫情爆發的中心,德國今天(1月19日)通報單日確診病例飆升突破10萬起,法國昨天通報了近50萬例COVID-19病例。
譚德塞示警,不要將Omicron視為輕微病毒,「平均而言,Omicron(引發的症狀)可能沒那麼嚴重,但有關它是一種輕微疾病的說法具有誤導性 」。
世衛預測,一半的歐洲人在3月前會染上Omicron變異株。
德國官員今天表示,國內過去24小時確診數達到112,323起病例和239例死亡病例,確診者中超過70%是感染Omicron,這也是德國單日確診首次突破10萬。
遭Omicron席捲的法國,最近平均每天約有30萬起病例。法國昨天通報了新增創紀錄的464,769例確診個案。
此外,巴西昨天通報超過137,000例染疫個案,創單日確診數紀錄。
日本首度日增逾4萬例確診 13都縣21日起提升防疫管制
2022年1月19日,東京澀谷區街頭的人流。(Behrouz Mehri/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央社報導,日本全境今天(1月19日)新增COVID-19確診首度超過4萬例,連續2天創新高;日本政府拍板,21日起對東京都等13都縣實施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
日本朝日新聞統計,截至日本時間19日下午5時20分數據顯示,全境新增確診超過4萬例,繼昨天新增32,197例創新高後,今天是連續第2天創新高紀錄。
目前已知日本有25個都道府縣今天新增病例都是新高數字,包括東京新增7,377例、大阪府6,101例、愛知縣2,881例、北海道1,170例等。
朝日新聞報導指出,日本國內去年11月30日出現首例Omicron變異株確診,近期疫情以過去其它變異株前所未見的速度擴散,確診病例數持續急速增加。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首相官邸(行政中心)今天傍晚召開COVID-19對策本部會議,會中拍板將疫情快速擴散的13都縣,納入「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適用地區。
對象為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群馬縣、新潟縣、愛知縣、岐阜縣、三重縣、香川縣、熊本縣、宮崎縣、長崎縣等共13都縣。
期間為1月21日起至2月13日止,加上目前已在實施重點措施的沖繩縣、山口縣與廣島縣,總計實施地區將達16都縣。
「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是「緊急事態宣言」前一階段的防疫管制措施,由日本中央政府決定授權實施的都道府縣與期間,具體的對象地區與防疫對策則由知事判斷,可籲請或命令業者縮短營業時間,違者可處20萬日圓以下罰鍰。
台灣新增54例確定病例 10例本土及44例境外移入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5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6例男性、24例女性、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0例)、菲律賓(6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3例)、法國、西班牙及澳大利亞(各2例)、柬埔寨、韓國、英國、厄瓜多及印度(各1例)移入;另14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29日至今(2022)年1月18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8,005例確診,分別為3,214例境外移入,14,73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13例為境外移入。
德國每日新增病例首破10萬例
2022年1月14日,德國柏林的一家檢測中心外,人們排起了長隊,等候進行COVID-19 PCR檢測。(HANNIBAL HANSCHKE/AFP via Getty Images)
德國週三報告了112,323例確診病例,創下了新的單日紀錄。然而,衛生部長警告說,這還沒有達到疫情頂峰。
羅伯特‧科赫傳染病研究所(RKI)表示,在出現創紀錄的感染人數後,德國的COVID-19總感染數為8,186,850人。同時,死亡人數也在週三增加了239人,達到116,081人。
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說,他預計這一感染潮將在數週內達到頂峰。目前,因為Omicron病毒,德國的7天發病率達到每10萬人584.4例。
「我認為我們將在2月中旬達到這一波感染潮的高峰,然後病例數可能再次下降。」勞特巴赫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
他表示,他相信目前未報告的病例數量可能比已知數字多兩倍左右。
他建議,應在4月或5月實施強制疫苗接種,以避免在秋季出現新變種的感染。
研究:輕症患者可能出現慢性認知障礙
COVID-19檢測試劑示意圖 (Shutterstock)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COVID-19輕症患者即使沒有出現傳統的「COVID長期症狀」,在感染後6至9個月間,注意力和記憶力仍會出現明顯的退化。不過,這種情形究竟有多普遍,目前還無從得知。
常見的「COVID長期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和認知功能障礙,通常會影響日常生活。
在這項研究中,對136名COVID-19檢測呈陽性但未出現其它傳統的「COVID長期症狀」者,進行記憶和認知能力的測試。
結果發現,受試者染疫後6個月之內,回想自身經驗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有顯著退化。
與未感染者相比,直到染疫後9個月之內,受試者也出現了顯著的注意力下滑。
不過,在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和規劃能力上,受試者似乎未受到影響。這些症狀也會隨著時間慢慢康復。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COVID-19倖存者接受測試時已沒有任何症狀,專注力和記憶力依舊出現退化現象,結果令人驚訝。
研究結果顯示,某些慢性認知障礙可能長達數月之久。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表現出的外顯記憶和注意力跨度分別在六個月和九個月後基本恢復正常。
日本擬對1都12縣實施「防止蔓延重點措施」
2022年1月12日,日本東京街頭,人們在等待過馬路。(Carl Court/Getty Images)
日本週二新增的確診病例首度突破3萬例,當局準備在東京等1都12縣實施「防止蔓延重點措施」。
據NHK報導,防疫措施初步規劃於1月21日開始,持續三週至2月13日結束。
適用重點措施的地區為東京、埼玉、千葉和神奈川的首都圈4都縣以及群馬、新潟、岐阜、愛知、三重、香川、長崎、熊本、宮崎9縣。
加上原本已適用重點措施的廣島、山口、沖繩3縣,總計擴大到16個都縣,覆蓋約一半的日本人口。
捷克單日增28,469個病例 創新高
2021年12月21日,捷克共和國布拉格的綜合大學醫院,一名兒童在接種Biontech/輝瑞的COVID-19疫苗。(Michal Cizek/AFP via Getty Images)
捷克週三報告了28,469例新確診,這是自2020年3月首次出現病例以來,該國的最高單日確診紀錄。
這個數字是上週三12,371例的兩倍多。
目前,由於傳染力強大的Omicron病毒,這個擁有1,070萬人口的國家正面臨新一波疫情。
在上一波疫情中,住院人數在去年12月達到高峰,當時有超過7千人染疫住院。
疫情加劇勞動力短缺 澳洲對來澳留學生與打工者免簽證費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資料圖(Rohan Thomson/Getty Images)
澳大利亞當局擬取消簽證申請費,鼓勵留學生和打工度假者來到澳大利亞,以解決隨疫情升溫而加劇的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週三表示,對未來12週抵達澳洲的背包客與未來8週抵澳的國際留學生,將免收簽證申請費,並鼓勵他們在澳洲旅遊時打工。
目前,國際生的簽證申請費是630澳元(約453美元),而適用於打工度假者的是495澳元(約356美元)。
莫里森說:「想來澳洲的話,現在就來吧。到澳洲度假,同時加入我們的勞動力,協助我們的農業、餐旅業以及其它仰賴勞力的行業。」
「我們將退還所有今天抵澳者的簽證申請費。」他進一步說。
財長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表示,他希望申請費的變化能解決目前勞動力短缺產生的「重大影響」。
聯合國:全球旅遊2024年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2021年9月15日,曼谷,一家曼谷出租車租賃公司因為生意遭重創,開始在車頂上種植蔬菜。(JACK TAYLOR/AFP via Getty Images)
世界觀光組織(WTO)週二表示,世界各地的旅遊人數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重回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
根據WTO發布的「世界觀光調查報告」(The 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全球觀光業營收去年增長4%,但Omicron變種病毒將在2022年初「破壞復甦」。
報告指,2020年旅遊業營收較前一年減少72%,顯示大流行對觀光產業的重大打擊。
與2020年相比,去年歐洲、美洲的外國旅客人數分別增長了19%與17%。
但在中東,2021年到訪人數掉了24%,亞太地區到訪人數則比2020年減少65%,相較疫情前更大減了94%。
WTO預估,今年到海外旅遊的人數會比2021年增加30%至78%,但仍遠低於2019年的水準。該機構還表示,多數專家認為,至少在2024年前,觀光業難以重回疫情前的水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