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拚經濟」,可以看到,截至2月12日,中國多地所發布的2023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總投資額已經合計達到21.5萬億元人民幣。而隨著疫情的好轉,很多國際機構也開始調高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那麼中國,還能擔當起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嗎?
我們知道,中共常用的三個政策劇本,就是「拚出口、旺消費、促投資」,那麼,這三駕馬車,又能否再次帶動中國經濟高速成長呢?1月份,中共央行發布的金融數據超預期,貨幣政策也相當給力,但經濟學家卻說中國經濟患有「外熱內寒」症,而且虛弱的真相就藏在結構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關注這方面的內容。
「拚經濟」將是中共今年最重要的主題
大家看到,在2月7日,習近平發出指示,今年要拚經濟,要「努力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中共官媒也高調宣傳,稱多地開展重大項目投資建設,而且投資金額巨大,說明地方政府把重大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為了配合這些重大投資,中共央行不甘示弱,印鈔機也開始忙碌起來。可是,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卻潑了盆冷水。2月13日的時候,他在《第一財經》發表評論文章說,每一次印鈔機發動的時候,伴隨著的一定是通脹和經濟過熱,隨之而來的就是政策的調整和降溫。
馬光遠判斷,中共的貨幣政策短期內不會有方向性的調整,印鈔機的溫度也不會降下來,原因是,如果只看量,貨幣政策似乎有點過猛,但如果看結構以及細節,經濟依然虛弱的真相就很清楚,魔鬼就在結構裡。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來看一組中共央行2月10日發布的今年1月份的金融統計數據:
數據一,在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是273.8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6%,比去年12月末高出了0.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出2.8個百分點,創下2016年5月以來的新高;
數據二,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創下2010年以來的單月歷史新高;具體來看,其中有4.68萬億元是企業部門新增貸款,而居民信貸新增只有2,572億元,是2013年以來的同期新低;
數據三,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了6.2萬億元。
「消費」的馬車跛足前行
我們先來看M2的情況。廣義貨幣M2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是指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加上企業存款、居民儲蓄存款以及其它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為現實購買力的貨幣形式,M2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脹的壓力狀態。
我們看到,中共央行今年1月M2的增速,雖然高達12.6%,但是,摳細節,就會發現,推高M2的主要因素,除了信貸的高增長,還有居民存款的大幅度增加,今年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了6.87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這說明,市場對經濟預期依舊偏弱,經濟情況不好,所以,老百姓不想花錢,把錢都存起來了。
多年來,許多經濟學家一直主張,中國應該重新平衡發展模式,更多地依賴國內消費並減少對投資的依賴,投資現在產生的債務多於增長。但是,在經歷了3年的疫情封控之後,中國經濟的復甦,和以往已經是大不相同。
在疫情放開後,人們走出了家門,但卻不再像以前那樣花錢,消費者信心依然低迷。年輕人流行「躺平主義」,不買車、不買房、不結婚也不生娃,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2月14日,《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中提到,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 Co., CL)的首席執行官諾埃爾·華萊士(Noel Wallace)在上月底對分析師表示,儘管中國的重新開放令人歡欣鼓舞,但是高露潔公司的家居用品在中國的銷售仍然疲軟。他說,中國市場是一個大問號。
很多專家也表示,提振居民消費的重點,應該是住房和汽車等大宗消費。但是,大家也看到,房地產市場仍然低迷,正在侵蝕中國家庭的財富。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說「樓市復甦,豪宅先行,樓市下跌,豪宅最後一刻再跌」。在過去3年,豪宅火爆的景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在去年上半年,中國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樓市全面熄火,豪宅卻走出了一條獨立行情。但是到了今天,豪宅神話也破滅了。
易居CEO丁祖昱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5000萬以上的頂級新房豪宅,只成交了383套,同比下跌40%。現在的情況是,有錢人在忙著甩豪宅。
馬光遠拿剛才我們提到的金融數據分析說,新增貸款4.9萬億,儘管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企業貸款4.68萬億,同比增加1.32萬億,數據似乎相當不錯。可是,相比之下,居民貸款,僅僅新增了2572億元,同比減少高達5858億元,特別是居民中長期貸款,1月新增2231億元,同比少增高達5193億元,這意味著1月份的房地產市場依然很弱,作為經濟支柱的房地產如果穩不住,經濟整體和消費是無法穩住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中國大陸通貨膨脹不斷在上升,這應該和近年中共央行M2貨幣發行量的比例不斷增加,推升物價有關。中共國家統計局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2.1%,比去年12月份1.8%的同比增速加快不少。
所以,問題來了,中共刺激經濟,印鈔速度加快,會推升國內的通脹。而物價上漲,生活壓力大,老百姓就更想多存錢,不消費。
2023年出口將成負增長
我們看到,在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消費這架馬車只能是跛足前行,難有起色。那麼,除了消費,是否可以期待出口這架馬車來帶動經濟呢?中共官媒新華社,曾經在2021年5月發文稱,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貿易,對經濟穩定、就業增長以及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
也確實,在近兩年,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很高。中國銀行研究院在2022年2月14日發布的報告中說,2021年,出口持續超預期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全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達到20.9%,拉動GDP增長1.7個百分點。
可是,時間來到2023年,情況卻大相逕庭了。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最近發布的報告稱,預計2023年中國的出口增速將轉為負增長,原因是受到國際需求收縮及基數抬升影響。此外,隨著一些國家的通脹可能較快下行,價格對中國出口額的增長貢獻也將趨於下降。
除了這些影響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外企將產業鏈不斷從中國撤離帶來的連鎖反應。外企撤離讓產業鏈上游的企業丟了訂單,企業沒了生意,又面臨破產,大量工人無工可做,又會讓社會失業率飆升。
這樣看下來,消費和出口這兩架馬車,都跑不動了。那麼,投資基建能挑起大梁嗎?
投資基建挑大梁?
在2008年的時候,中共面對金融危機,曾出台了價值4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刺激方案,擺脫了當時的危機,但是,那一次的投資並不是當年完成的,後期的追加和配套資金,最後合計高達30多萬億元。不過,留下的後遺症也不少。
這些年,大陸各地不斷地大搞基建,鐵路、公路和機場迅猛增長。結果是,很多高速公路上沒多少車跑,機場的吞吐量也非常低,甚至一些城市的商業綜合體也沒多少商家和人流。
大陸經濟學家李迅雷,在2月6日發表的文章中分析說,過去,投資對穩增長能夠發揮關鍵性的作用。但是現在,已經出現基建過剩的現象。基建投資,面臨找好項目越來越難、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現金流產生越來越難的問題,所以,未來靠投資拉動增長的模式壓力會越來越大,需要更多依靠消費拉動。
我們看,這三駕馬車等於是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中國經濟似乎陷入了無解的死循環。
中國經濟患有「外熱內寒」症
當然,我們也看到,隨著去年底時,中國防疫封控、平台監管、地產融資等政策開始轉彎,有很多國際機構,也開始調高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多數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將在5%~5.9%區間的中高端。
但是,應當注意的是,也有不少權威機構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提出了警告。我們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儘管也將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測,從此前的4.4%上調到了5.2%,但是,它仍對中國的中長期前景感到擔憂。據《南華早報》2月10日的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說,如果不對中國的增長模式進行「全面改革」,中國的潛在增長將持續下降。
2月14日,《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就直截了當地說,全世界都在寄希望於中國經濟反彈能夠帶動全球經濟增長,幫助抵擋衰退風險,但也許還是別抱這種希望了。
馬光遠,也給中國經濟把了一下脈,說當下的中國經濟和貨幣政策患有「外熱內寒」症。他說,中醫有「外熱內寒」之說,其中有兩個表現:一種是真寒假熱,體內寒氣較重,但患者體表有發熱的感覺,可實際上又怕冷;還有一種是寒熱錯雜,容易出現手腳發熱,但到真正的寒冷環境中又怕冷。也就是說,金融數據表面上看是馬力十足,但實際上,經濟本身的內在仍然溫度偏低。
不過,要我看,這還是只說了表面的病症,而真正引發「外熱內寒」的根本原因,卻是「體質」(體制)問題,對,「體制」。實際上,中國的經濟問題並非無解,而真正無解的是中共這個腐朽體制的存在。
那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見。
視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