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中共兩大黨媒,突然有點蹊蹺地刊登了李克強在4月25日時的講話,為什麼說蹊蹺呢?一是時間上已經過去太久,二是,多年來,李克強的聲音基本上是被屏蔽掉的,可突然在宏觀政策上,李克強卻能在黨媒上大張旗鼓地和習近平唱反調,這非常罕見。在中共二十大前的敏感時刻,黨媒釋放如此突兀的信號,似乎表明李克強在中共內部掌握了比以往更大的發言權。那麼,這舉動有著什麼含義呢?
另外,就在中共黨媒刊登李克強講話的同一天,清華五道口又召開了一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哪一派學者,這一次大家的看法都非常一致,那就是「救經濟」。有建議發錢的,也有建議邊生產邊隔離的。那麼,這些智囊們的建議能幫得了中國經濟起死回生嗎?在中國政局的亂象中,中共各層官員又將如何執行政策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一號二號人物擰勁兒
我們先來看李克強的講話。在5月14日,中共兩大喉舌,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同時刊登了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一個廉潔會議上的講話,而且是9,000字全文刊登了出來。
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個會議並不是這兩天剛舉行的,而是差不多20天前的4月25日召開的,難道是,做報導的記者被拉去隔離了?顯然不是。因為在4月26日,關於李克強在這個會議上的講話內容,中紀委網站當時是刊登過一篇內容不長的報導的。
但是現在,在會議過去將近20天之後,又把李克強的講話進行了全文刊登,這就有點不同尋常了。
我們看到,這個時間點頗為有趣。因為在李克強全文講話出來的前一天,5月13日時,《人民日報》頭版上有6篇文章,其中前五篇都是關於習近平的消息,沒有李克強等人相關的消息。
而且,頭條的文章內容中,還提到了中國經濟今年總體實現了平穩開局,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高於世界平均增速,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估計這些話,可能會讓很多投資人氣到無話可說。
而在第二天,《人民日報》的頭版上,李克強的名字頑強的出現了兩次,而這種變化,常常被認為是,中共高層內部權力結構發生變化的一個風向標。
再看看這些媒體的配圖。在新華社的文章中,李克強坐在中間,身邊兩人,一邊是韓正,另一邊是趙樂際,這個照片上的三個人都不是習近平喜歡的人,當然,這三個人也不喜歡習近平。
而習近平也沒有閒著,緊接著第二天,就是15日的時候,《求是》雜誌,又刊登了習近平的文章《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把習近平的這篇文章,和李克強9,000字的講話做個對比,可以看到,《求是》上的這篇文章,篇幅上要小很多。而且,儘管兩篇文章都主要是談經濟問題,但是,除了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及保就業和糧食安全問題是一致的,剩下的內容基本上是各說各話,或者說是大相逕庭也不為過。
比如,在基建這個問題上,李克強明顯是反對習近平搞大基建。在李克強的講話中,有這樣的表述,「依靠擴大投資、上大項目,不僅要花時間論證審批、見效慢,還會導致資金分配不科學、不公平」,要求「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
值得關注的還不只是這一點,在李克強9,000字的報告中,相信每個字都是斟酌過的。而在這個時候拿出這麼一篇講話,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收買人心,還可以政治加分,不但能打動疫情下的百姓和各地官員,還能拉攏反對習近平的人。
現在這個局面,其實,也和比武差不多了,各路人馬「各顯其能」,一來震懾他人,二來也是招兵買馬。
更蹊蹺的是,最先透露這種變化的不是黨媒,而是外媒,早在5月11日的時候,《華爾街日報》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 努力修復中國經濟》,內容中還提到,李克強正成為潛在制衡習近平的力量,並力促習近平回調部分導致經濟放緩的政策。
報導中,還引述了中共黨內人士的說法,稱李克強才是胡錦濤最理想的繼任者,但最後習近平執掌了中共大權,李克強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華爾街日報》的這篇文章,至少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李克強才應該是中共總書記,二是李克強現在「忍辱負重」地幫習近平收拾危局。那麼,這是想釋放什麼信號呢?難不成,中共的黨媒是在搞裡應外合嗎?
現在,距離中共的二十大還有半年的時間,不過在二十大之前還有一個北戴河會議,屆時,中央政治局的人事安排可能會確定,各派的卡位戰也早就開始了。我們知道,中共內鬥已經上演了幾十年,但是如今的中共是內外交困,所以在民怨沸騰的今天,中共高層再怎麼折騰,也只能是加速中共的垮台。
經濟學家的言不由衷和驚人言論
在中共高層權鬥的同時,中共的經濟學家們也沒閒著。就在中共黨媒刊登李克強講話的同一天,14日的時候,清華五道口又召開了一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這一次的論壇基調,不管是所謂學院派、市場派,還是偏左、偏右,看法都無例外的非常統一,那就是「救經濟」。
北大教授黃益平就提到,要「不惜一切代價救經濟」,方法就是「發錢」。他認為,中國進入抗疫第三年了,很多企業和很多家庭的流動性,都遇到了巨大問題。而如果流動性斷裂,生存就會有困難。在維持現有抗疫政策的情況下,要更直接地支持機構和百姓的生活。重點應該放在中小微企業,特別是老百姓生活的穩定上。
通過他的言論,大家也可以看到,在不少經濟學家的眼中,都認為中國已經處在經濟危機中了。
在中國「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聲音中,黃益平還提到了蒙代爾三角悖論,也就是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以及匯率穩定這三個政策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以此提醒中國經濟仍然要關注資本外流。大家知道,這之前,已經被中共禁言的前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就曾經準確預測過,中國會出現大量資本外流。
我們看到,儘管有洪灝作為前車之鑒,黃益平還是很敢說,事實上,將近十年前出現的「李克強經濟學」這個名詞,當時就是作為巴克萊資本首席經濟學家的黃益平提出來的。
不過,儘管黃益平在論壇上的這一番言論,在大陸網絡上得到了一些稱讚,但是很多普通網友並不買帳,有很多人在留言中說,「聽到不惜代價就不寒而慄」、「代價都是老百姓的錢」,更有人一針見血地說:「破壞經濟和拯救經濟的都是同一批」。
看來,中國的經濟下滑,民生凋敝,已經讓普通百姓對中共當局的不信任和不滿,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了。
另外,這次五道口的經濟會議上,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的長篇發言,還鬧出了不小的風波來,首先,李稻葵提到「中國過去兩年抗疫的偉大勝利,為每一個百姓的平均壽命延長了10天,平均每年5天。」
雖然,沒人清楚他是怎麼算出來的,但一些評論認為,這樣的話,還真是年年抗疫年年賺了,中國人,人人再活500年,真就不是夢了。
然後,李稻葵又講了一段話,他提到,「一線工人能不能暫時集中起來建板房,不要居家隔離,要在工廠旁邊隔離,一邊生產一邊隔離。」
問題是,這些一線工人還是身為自由人的普通工人了嗎,會不會更像中共集中營或是監獄中的「勞改犯」了呢?當然,在中國,要想實現這樣的場景,也確實是非常容易,上面出個政策就能推行了。
但一些經濟學者們卻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提法是十足的荒謬,因為沒有物流暢通,沒有市場運轉,工廠能生產出來什麼?生產出來又有什麼用?
有趣的是,有網易上的金融博主,還提到了戲劇性的一幕,在李稻葵說完「邊生產邊隔離」的話後,宏觀經濟學家、中共智囊余永定就接著說,「我不能展開回答你的問題了,我已經連續做了十幾天核酸,現在有彈窗,我得出去跟他們交涉。」要知道,老人家已經被居家隔離了14天,大門沒出地吃了兩週速凍水餃了。
這個「彈窗」,就是「健康寶」對沒有按要求完成核酸檢測或是需要進行風險排查的人員等等,隨時進行的短訊提示的情況。也怪不得余永定會來這麼一段插曲,因為,現實就是,不管是生產生活,中國人隨時都要面臨被檢測、被隔離的情況。這種邊隔離邊生產的建議,實在是太不惜代價了,吃苦受罪的還是中國老百姓。
內外交困 人民幣還要「換錨」
在這個論壇上,還再次提到了人民幣和美元脫鉤的話題。重慶前市長黃奇帆的看法是,人民幣錨定美元非長久之計。
他認為,目前人民幣發行,在一定程度上仍是錨定美元,雖然這有歷史和現實的多種原因,但是,從未來的中國國際地位和發展需要來說,絕非是長久之計。他還說,「一國的貨幣應該錨定在自身GDP的含稅量上,錨定在自己的國債信用上,只有如此,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鑄幣稅。」
雖然人民幣,不像港幣一樣是和美元掛鉤,但是,人民幣的發行基礎仍然是外匯,實質的錨,就是美元。儘管2005年中共央行決定和美元所謂「脫鉤」,但是,還是基於「匯兌本位制」,實質也還是美元。
美國等一些國家,是採用國家信用作為貨幣發行的基礎,也就是主權信用做背書。相信黃奇帆的意思,是要人民幣不要錨定其它貨幣了,就以中共的信用做背書。
但是現在的中共內外交困,甚至面臨著被制裁的風險,外界會如何給中共的主權信用評分呢?
大家看到,這段時間,隨著美聯儲加息放水,中國經濟下滑,出口減弱,人民幣也在快速貶值,在這個時候說人民幣和美元脫鉤,這是在幫助中共穩定對人民幣的預期呢,還是讓人們更加擔心人民幣的風險呢?
對於這次的五道口會議,有中國國內的經濟人士嘲諷說,怎麼形容呢,就像衣服上有個大窟窿,但是一群裁縫,卻在那兒討論有幾顆鈕釦要縫上,還有不少裁縫在那誇「這布料、這配色,絕了」,並說,估計幾個人私底下攢個局,酒壯慫人膽聊聊,也比這直播尬聊強。
在中共高層激烈的內鬥下,現在的中共經濟學家,要麼是語出驚人,要麼是言不由衷,那麼,中共的各層官員們,又會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做事呢?
如果官員們要各自站隊保烏紗,但在中共一號二號人物相互擰勁兒的情況下,就勢必會出現不同地區或是部門,在政策執行上的混亂。或者,官員們也可以選擇直接「躺平」,什麼也不做,等待二十大結果好了。
但是,不論中共官員們怎麼選擇,在這種政局下,中共任何救經濟的政策,都只能是一紙空文,中共要想在二十大塵埃落定之前,扭轉經濟的頹勢,顯然是前途渺茫。
視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