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4月24日因中共壓力離港赴英,在英國的「香港花生」網台主持曹嘉超(Anthony)到機場迎接。曹嘉超對本報《珍言真語》表示,在鍾教授離開之前,他們進行過一些討論交流,他覺得目前而言,在香港做不到的集會遊行換到英國來進行,是開闢另一個戰場而非做逃兵。
說真話不被允許 在海外更能為港發聲
曹嘉超表示,自己和鍾劍華一起共事了兩年多,很關心他的狀況,經常會瞭解他想要離開還是留下,並以過來人的身分跟他釐清所謂逃兵的指責。他指,一年前很多人還會有「離開是否是做逃兵」的掙扎,但現在如果還有人苛責於此,已經很不合時宜。
「我們所守衛的東西,其實本身是被(中共)承諾的東西。概括而言,就是《基本法》第27條,我們本身就應該享有言論自由、結社自由、集會自由這些東西。但是《國安法》立法之後,正如區家麟所說,《國安法》已經取代了《基本法》。」
他指,如今當香港人去捍衛本應屬於自己的自由,會被當權者套上港獨、顛覆、煽動、分裂等各種各樣荒謬的帽子。「在這個荒謬的年代,我們行使我們既有的自由,已經是變得越來越奢侈了。如果留在香港,就好像鍾教授所說的,說真話已經不被允許了。」「我們只能夠作出一個很重的抉擇,也都一定要面對,要麼就等待坐牢,要麼就換另一個戰場、另一個空間去繼續發聲。」
「究竟怎麼樣才可以更加幫助到香港人呢?」曹嘉超回顧,一年以來,雖然他換到了英國,但是他所做的事情沒有改變,而且每逢香港有大事,大家更有膽量站出來發聲。「今年《立場新聞》那些高層被拘捕,在我現在身處的地方雷丁,搞了第一波的人鏈運動,那個時候有500人;在一個星期之後,又在京士頓搞了一個人鏈運動,差不多是800到1,000人;接著再下來的一個星期,在倫敦(集會)已經是有一千多、兩千人。這些全部都有報導。」
去年移居英國的港人有十萬多,曹嘉超表示,其中包括教育界、勞工界、法律界等很多高階層人士,大家可以保留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另外的地方再為香港生根。「等於《蘋果日報》被關閉之後,有些人畫的漫畫:蘋果雖然倒下來,但是蘋果會變成不只是一粒種子,有很多粒種子,生出更多的蘋果樹出來。我覺得我們現在的使命就是做這件事情。」
在英國暢所欲言 無在港心理壓力
曹嘉超在YouTube政論頻道「香港花生」每週一、二、五各出三集節目,他還在自由亞洲電台主持「石破天驚」、「聲如洪鐘」等節目。他表示,「香港花生」目前在香港還有運作,但由於國安法的風險,主持人已停滯不前,不過網台還存在在香港已是難能可貴。
談到在英國和香港評論香港事務的感受,他坦言,最大的分別就是在英國沒有心理壓力,可以暢所欲言。「很多人說鍾劍華笑了,甚至是笑得很自然,好像放下了心頭大石那樣。」「我來到這裡之後,很多人都觀察到我有這樣的分別,就是說話的時候是有放了一些,起碼不需要在這裡想《國安法》規範了你不能說這些、不能說那些。」
「其實有時候那條紅線是什麼?根本上它們自己都說不清。」他強調,連警隊高層的國安警察都說「不要問我紅線在哪裡,什麼犯法什麼不犯法你不要問。」「這就是寒蟬效應了,那就是要你自我設限,這就是違反了法治精神。法治精神要告訴你,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既有的法律限制底下,你就可以最大化你自己的自由度。」
中共一再自毀承諾 藍絲也移民很諷刺
問及兩年來港人移民潮的根源,曹嘉超直言「就是共產黨一而再、再而三打破自己的承諾,不認帳。一國兩制是一個莊嚴的承諾,但是我們所被承諾的50年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還有答應我的權利、民主政制的發展,所有的東西(最後都)沒有。」「現在是將我們既有的自由都剝奪了,剝奪不僅僅是我們的所謂黃絲,其實是連藍絲都走了。」
他強調,德國之聲探討過,原來一些藍絲、親政府的人都受不了,要離開香港;最近花旗銀行也做了一個調查,顯示現在在香港擁有超過一千萬身家的人,跌到了45萬。「掉了六分之一」「是不是(當權者)應該去反躬自省了?這是跨界別、跨階層、跨政見的大移民潮。」直接原因他認為除了政治問題之外,還有「一兩年以內,在抗疫上的歇斯底里的政策,令到香港人既有的自由更加越來越少。」
曹嘉超指,中共藉抗疫的機會,推銷它在大陸的抗疫模式,進一步扼殺香港人的自由。「譬如,健康碼在香港變成了『安心出行』;還有時不時隨機式的封區封城,也都是沒有考慮到香港的國際性;第五波疫情令到9個國家斷航,就算現在通回航也好,都是很有限度,甚至有斷機制的。」「有法治社會的社會穩定,才是會有一個確定性,才會令到人敢放心投資。現在最有錢的那些人想走,就是因為香港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今天不知道明天事。」
那些國安法後移民的藍絲,他認為是對中共政權的諷刺,「有的藍絲很支持政府去推行愛國教育,很激進的愛國教育、洗腦教育,但是同時他們自己不會願意留自己的子女在香港受教育。包括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子女均讀國際學校)。」而歷屆香港特首的家人均是外國身分,某人拿普通港人是移居還是移民做文章,在他眼中同樣是「無意義的道德勒索」。
視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