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中國大陸數據寶和騰訊財經聯合推出《城市負債率排行榜》,結果顯示,中國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是入不敷出,債務率遠超警戒線,其中,貴陽市地方政府的債務率竟然高達929%,超過風險警戒線10倍左右。而像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債務率也都超過了風險警戒線。
那麼,各地城市為什麼負債如此嚴重?中共又要如何解決呢?我們今天就來關注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地方政府入不敷出 隱性債務驚人
接下來,就開始我們今天的內容。這個《城市負債率排行榜》,通過計算地方財政的負債率和債務率,對中國一線、新一線、二線、以及省會的86座城市進行了比較。
結果顯示,以債務率來衡量,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入不敷出,而且和往年相比,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這個財政債務率,是政府債務和財政收入的比值,反映的是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按照國際標準,地方政府財政債務率通行風險警戒線,是80~120%。
但是這個排行榜顯示,在86個城市之中,有75座城市的債務率比2019年翻倍,85座城市的債務率超過100%。而排在前10名的城市,債務率都超過了500%;其中,貴州貴陽高居榜首,債務率竟然高達929%。
排行榜還顯示,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尤其是西北地區的債務率較高,東部沿海地區的債務率較輕。但是在一線城市中,除了深圳的債務率不到20%,是全國最低以外;上海的債務率為122%;北京和廣州的債務率,也都超過了200%。
其實,在去年年底時,中共財政部已經警告說,2020年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將達到26萬億元,債務率接近警戒區間下限,而在2021年,可能要進入警戒區間。
事實上,這裡的債務率數據還是被大大低估了,因為中國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規模,遠高於顯性債務。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導,截至2020年年中,以城投平台有息債務所代表的地方隱性債務規模達43.8萬億元,高於顯性債務的23.9萬億元,兩者合計,對應的地方債務率接近250%,遠超通行的警戒線水平。而且,2020年城投債募資中,註明用於「借新還舊」的比例超過85%。
而我們開頭談到的《城市負債率排行榜》,在計算政府債務中,也包含了「城投債」的數據,所以更接近真實情況。
那麼,什麼是城投債呢?
城投債,就是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發行的債券。而這些「城投公司」,是最主要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因為地方政府不得發行政府債券,於是就利用這一類的融資平台公司籌集資金。所以,「城投債」雖然不會出現在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但是,被視為政府的隱性債務。
城投公司,雖然早就存在,但真正的繁榮還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後。當時,中共央行和銀監會,為了配合4萬億投資的刺激政策,發文鼓勵地方政府成立城投平台,發行企業債等融資工具。有數據顯示,2009年城投債的發行總量,比2008年增長了206%,相對應地,在2009年,投資對中國GDP的貢獻率達到了86.5%。
不過,城投平台的蓬勃發展,也為今日的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埋下了禍根。
高盛集團的經濟學家近日表示,中國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已經膨脹到經濟規模的一半以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的債務總額,已經從2013年的1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去年年底的大約53萬億元,相當於中國GDP的52%左右,高於官方公布的政府未償付債務總額。
而高盛的研究還發現,地方融資平台發債籌集的金額,大約有六成用來償還2020到2021年的到期債務,而不是用於新的投資。
恒大危機蔓延 引發全球關注
而在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下,現在,由恒大危機所引發的房地產行業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我們看到,10月3日,與恒大集團相關的又一筆2.6億美元債,到期沒有償付。另外,10月4日,恒大的子公司「恒大物業」、「中國恒大」被港交所停牌,另一子公司「恒大汽車」也被中譽集團全面出清持股,另外,華人置業、中策集團,以及意馬國際也都降低了對恒大汽車的持股。
而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估計,陷入困境的恒大集團和其它許多房地產公司,有價值十億計美元的表外債務。因為商業票據、理財產品和永續債等,都沒有被正式算作債務。如果把這些債務加上,這些公司的槓桿率就會提高。
摩根大通也估計,「隱藏」債務,總計占恒大總債務的55%。截至今年上半年,恒大的「淨負債率」,至少為177%,而不是恒大所報告的100%。其它公司,比如富力地產,負債率也不是所報告的123%,應該是139%;融創的負債率也不是87%,而是138%等。
目前,恒大債務危機,也已經有蔓延到其它中國房企的跡象。在10月4日,花樣年控股集團沒能償還到期的2億多的美元債務,隨後花樣年的美元債券崩跌,目前多數成交價已經降到了面值的兩成左右,多家國際評級機構也下調了花樣年控股的評級。這可以說是中國地產業陷入困境和流動性問題的最新跡象。
而澎湃新聞也在6日報導,今年以來,已經有華夏幸福、藍光發展、泰禾集團等多家房企,出現了流動性緊張甚至違約的問題。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不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金額上來看,2021年的違約債券都遠遠超過2020年的同期水平。截至9月27日,2021年房企累計違約債券數量達到39隻,比去年同期增長178%;累計金額達到467.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9%。
恒大債務危機,所引發的中國房地產業的風險,也備受全球投資人關注。路透社報導說,9月份,外國投資者從中國債務中撤出了81億美元,這是6個月來最大的資金外流,使資金被導流到其它的新興市場。
許多機構,已經看空中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媒體還報導說,全球知名的房產投資及物業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 Inc.),計劃開價超過5億美元,出售旗下的大中國房地產管理業務。
就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6日表示,美國希望中國針對恒大所帶來的金融危機,採取 「負責任的」行動。這是拜登政府官員對恒大事件首次發言,無疑,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和外國投資者都有著廣泛的影響。
不過,就像經濟學家程曉農博士說的,華爾街當然是盼望中共來出手救恒大,這樣他們在恒大身上的虧損就可以減少很多;但是中共自己也嚴重缺錢,不太可能給華爾街「輸血」。
系統性風險逼近 或引發企業倒閉潮
可以看到,中共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恒大債務危機的持續惡化,都加劇了地方債務危機。
因為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廣發證券曾表示,土地財政,占地方廣義財政收入比重的大約30~40%,對各地的財政收入、基建、地產都具有重要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償付地方專項債的重要收入來源。
在2020年,中國土地出讓收入,飆升到了創紀錄的8.4萬億元人民幣,比1998年增長了大約165倍,在疫情之下,支撐了地方財政預算。
但是,根據路透社對中共財政部數據的計算,今年8月份,全中國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了17.5%,是2020年2月以來最大降幅。同時,根據路透社對1,000多份公告的分析,在6月開始的第二輪土地拍賣中,截至9月30日,大約有40%的地塊流拍;而在第一輪土拍中,流拍比例只有5%。
除了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以外,疫情爆發和經濟增速放缓,也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
表現上,首先就是國企違約數量不斷上升。自2018年以來,地方國企的債券違約率逐年上升,尤其在去年年底,出現了華晨汽車、紫光集團、永城煤電等國有企業產業債的連串違約,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收支困難,在地方融資平台和地方國企的剛性兌付之間進行取捨後,放棄了對地方國企的剛兌保證。但是,地方融資平台的違約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尤其是這些平台中很多都和房地產公司合作。
根據中金公司之前的計算,截至2018年底,地方融資平台的帶息負債超過30萬億人民幣,占GDP的34%。但平台公司的償債保障比率只有0.4倍,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無法支付當年到期的債務和利息。
那麼,地方政府要如何解決這些債務問題呢?
一些分析認為,中共可能會大舉印鈔,用通貨膨脹的方式讓全民為龐大的債務買單;或者是,繼續力推混改,讓民間資本去背鍋;又或者,乾脆就讓地方融資平台倒閉。
今年4月,中共國務院發布了一個「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的意見」,要求對失去清償能力的地方融資平台公司,依法實施破產重整或是清算。而在2018年的時候,中共國務院已經提出過類似的要求。
不過,不管是房地產危機,還是地方債務危機,都不是中共最擔心的,目前北京最擔心的是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也就是金融體系的整體或部分受到損害,導使金融服務中斷,並且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風險。
平安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張明也曾經提到,中國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主要分布在四個方面:非金融企業債務、居民債務、地方政府債務以及中小金融機構業務,這四個風險緊密交織、錯綜複雜。而在2020年以來,在經濟增速下行、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疫情爆發,以及中美博弈加劇的內外四重衝擊之下,中國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正在加劇。
所以,從目前來看,北京當局的想法就是,不管是國有企業、房地產公司,還是地方融資平台出了問題,如果地方財政沒錢來救,那就情願讓這些企業破產、倒閉,也不能把銀行拖下水,以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就像有報導所說的,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債台高築的基礎之上。而現在,中共政府大幅調整債務政策,不再容忍「通過舉債打造的虛假繁榮」,而此舉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
視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