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事縱橫】河南大劫 爆炸震四里 地鐵成水牢

今天關注的焦點:河南登封大爆炸染紅天,震裂4里外房屋;河南遭極端強降雨襲擊,鞏義山洪暴發;洪水沒過胸口,鄭州地鐵5號線驚魂;一座抗爭的城市——德法電視台播香港運動紀錄片。



河南登封大爆炸染紅天 震裂四里外房屋


7月20日,中國河南省災情四起。


當天早晨6點左右,在鄭州市下轄的登封市,不少居民被一聲聲巨響驚醒,發現自家的房屋都在震動。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當時,登封市告成鎮曲河村接連發生多次爆炸,每次爆炸都震出半球狀的「衝擊波」,向外迅速擴散。爆炸點的火焰竄得非常高,染紅整片天空;同時,騰起的蘑菇雲直衝天際。場面觸目驚心。


事發後,當地不少民眾上網分享說,「衝擊波太大,好多人還以為地震了。」「什麼玩意爆炸,居然跟導彈似的有明顯衝擊波。」「這威力,看蘑菇雲就知道了。」「嚇得腿軟。」


一名住在4里外(2公里)的冶上村村民透露,當時她正在睡夢中,突然聽到窗外「響起持續的咚咚聲」,接著傳來玻璃碎裂聲響,起身查看發現臥室有塊玻璃被震碎、屋頂天花板輕微塌陷、接縫處裂開。也有人表示,「方圓幾公里外的窗戶都震破了。」


據中共河南省登封市政府官網通報,發生爆炸的是當地「登電集團鋁合金有限公司」。事發清晨4點左右,該公司臨近的潁河水位暴漲並超警戒水位,因河道水位暴漲致圍牆倒塌,廠區進水,內部人員已撤離,暫無人員傷亡。


目前該廠全系停產,涉及運行產能四萬餘噸。


那麼,爆炸是由什麼引發的呢?


通報稱,因為洪水漫延到廠區內,合金槽內高溫溶液發生了爆炸。



河南遭極端強降雨襲擊 鞏義山洪暴發


鄭州這次的洪水,不但導致大爆炸,還造成其它嚴重災害,傳出的一幕幕險情,震驚中外。


連日來,河南全省遭遇大範圍極端強降雨襲擊。據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的數據,截止20日上午11點,連續3日的監測顯示,鄭州市下轄的嵩山、鞏義、新密和登封,以及洛陽市下轄的偃師,這5個國家級氣象站,都突破建站以來連續3日降水量的歷史極值。


排名第五的登封,3日降水量達到288.3毫米,遠超此前233.1毫米的紀錄。而排名第一的嵩山,降水量高達512.2毫米,幾乎追平正常時期,全年降水量的下限值。


持續的極端降雨,導致多地發生山洪和嚴重淹水。


20日,鞏義多個村莊道路成河,許多網民在網上發帖求救,顯示到處都出現塌方、斷電、失聯。


有人說,「鞏義很多村鎮都被大雨沖得不像樣子,好多人都聯繫不上了,能不能讓相關部門來救援。」「我家鞏義河洛鎮的,全村全都被淹了,村裡的車全部被沖出來,據說有一家三層樓塌了,兩口子被埋下面現在還沒救出來。」


也有人說,「救救命吧,鞏義活不成了,(水)太深了,暴雨山洪,屋子塌了,全淹到二層了,還有房頂、大樹、電線杆、全倒了,也沒人救。斷水斷電斷糧……沒親身經歷到壓根體會不到有多嚴重嚴重……求關注鞏義暴雨!!!求關注鞏義山洪!!!」



洪水沒過胸口 鄭州地鐵5號線驚魂


在鄭州市區內,由於水位過高,純電公交已於20日下午2點半停止運營。


一名女子站在大馬路邊上,想要給大家拍點現場畫面,剛開始拍,她就看見一位父親和一個孩子被洪水快速衝過來。大人一直試圖站起來,還喊「救命」,孩子在水裡幾乎沒有掙扎。


另外,外界最關心的,還是當地地鐵5號線的圍困情況。


一段視頻顯示,整車的人被困在5號線的車廂內,滯留地點在「海灘寺—沙口路站」之間,有的車廂,水淹到小腿位置;而有的車廂內,水已經沒過胸口,乘客們緊急向外求救。


當晚9點半左右,一名鄭州網友向記者證實,他的兩名同事也被困在車廂裡,不清楚具體在哪個車廂。他撥打了119、110,都打不通。他能聯繫上同事,只是害怕電話一會兒沒有電了,也怕車內出現缺氧現象。


到晚上10點半左右,記者獲悉車廂裡的部分人員已被救出。


有畫面顯示,救援過後,地鐵站的月台上躺著多個口鼻出血的人,不知道是否還有生命體徵。錄視頻的女生哭著求救。


可以看出,躺著的大多是年輕人。外界懷疑,如果年輕人都是這樣,那麼老弱病殘者,遇難的可能性是否會更大呢?


網上還傳出一條消息,一名網友認識的教練,進到那個嚴重淹水的車廂救援,發現裡面的人全部因為缺氧和失溫死亡。這個消息,我們目前無法核實真實性,希望不是真的。




面對這樣的災難,官方的救援力度如何呢?


我們查看官媒新華網,其在當晚10點發文說,公安、消防、辦事處等單位已經抵達現場,「正在緊張救援」,就這麼幾個字。


而網上有消息截圖顯示,當地民眾已經自發建立救援群組,在群組中呼救和協調。顯示官方的救援遠遠不夠。


一位名叫張曉麗的大陸律師,當時也在地鐵上。她幸運地脫險了,離開地鐵站後,她發了一條微信給朋友圈,說,「上次在地鐵撤離是在台灣因為地震,這次從地鐵撤離是在鄭州因為洪水……不同的是,在台灣撤離時,地鐵安檢口直接全開,不需要刷卡,撤離速度很快,而鄭州還要一個個刷卡,極不利於人群儘快疏散。」


這到底是救援,還是給逃難的民眾設置障礙呢?刷卡點目的又是什麼?難道是為了確保大家付車費嗎?


此外,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共媒體盡職報導了嗎?


有網友發出20日網易新聞的頭版截圖,怒斥說,「中國,鄭州,暴雨特大災難,居然喉舌媒體未見上頭條,連我大網易都不敢報導。這是中國媒體嗎?」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也指出,澎湃新聞網發文聲稱,地鐵的被困人員已經被安全疏散,「有驚無險」。但他推測,該網站的照片,很可能來自網上一個視頻的截圖。


這段視頻顯示,還有不少人被困在地鐵5號線的隧道內。他們站在兩邊狹窄的台子上,洪水嘩嘩地從中間軌道處洶湧流過,高度逼近台面。一名男子撥通電話,急促地說有「幾百人」在「等待緊急救援」。


有網友感嘆,「地面上光鮮亮麗,地下面千瘡百孔,整個中國的縮影。」


另一條引發外界憤怒的消息是,20日晚間9點46分,中共軍方的官方微博「中國軍視網」發帖稱,暴雨襲擊鄭州導致停電,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鄭州校區的畢業匯演被迫暫停,於是,數百名畢業學員就點亮手機,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有網民在推特斥責說,「拜託你們先去救災」、「中共體制已經毫無人性……一起努力推翻它吧。」


目前,這條微博已經被刪除。


時事評論員秦鵬指出,《人民日報》等對鄭州水災的報導姍姍來遲,都是20日接近半夜和21日凌晨才開始報導,這顯示應該是網信辦和中宣部在20日晚上,才對河南水災的禁令全面解禁了。而此前,它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歐洲暴雨、德國受災」和其它的事件上。甚至直到20日晚10點,河南衛視還在播抗日神劇,對本省的災情視而不見。



一座抗爭的城市——德法電視台播香港運動紀錄片


剛才提到說到反抗中共,我們再來說說香港人的抗爭精神,給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得到各方聲援。


上週,法國戛納(坎城,康城)國際影展的官方突然宣布,16日將特別加映由香港導演周冠威拍攝的「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Revolution of Our Times)。與此同時,另一部相關紀錄片《香港:一座起來抗爭的城市》(When a City Rises),也在德法公共電視台(Arte)進行網上公映。


據德國之聲報導,這部紀錄片長103分鐘,觀眾可以在10月10日前上該電視台的官網觀看。


據介紹,影片的一開始,末任港督彭定康在1997年政權交接儀式上說,「香港人現在應該自行管治香港。這是承諾,也是不可動搖的未來。」接著,畫面快速略過二十多年來的和平遊行場景,然後跳轉到2019年「反送中」大規模示威現場。


鏡頭跟隨著幾組抗爭者再現了這場運動,包括連儂牆、人鏈、獅子山頂的燈光、街頭的火光、催淚彈的煙霧等。市民對抗爭者的同情和支持,以及警察過度使用武力的情景,也都被鏡頭一一定格。


影片的時間跨度長達一年,一些重要的事件,包括2019年6月,兩場過百萬人參加的大遊行、7·21元朗白衣人無差別襲擊事件、8·31港鐵太子站襲擊事件、11月香港中文大學衝突、以及2020年《港區國安法》通過等,都出現在畫面中。


但是,電影並不是用革命的豪情作為基調。裡面出現的抗爭者,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像是情侶手牽手逛商場;年輕人孩子氣地花一千元港幣買手辦模型;穿一身黑衣站在街頭,卻不忘先打完一局手機遊戲。



德國之聲說,大家從這些抗爭者身上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個人的生活和思考,以及他們的困惑、傷痛和無奈。比如,被捕後所須承擔的保釋金和律師費,抗爭所引發的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都是抗爭者需要面對的真實問題。在這個時候,讀法律還有用嗎?香港這個家是走是留?這些問題無法在影片中找到答案,但卻提醒著我們,這場運動並沒有完結,故事還在繼續。


視頻

 


7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優樂商城推薦商品

​當前時事分析 公開視頻

此頻道即將推出!

*  這個網站還在改進中,如有任何不便,請見諒。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謝謝您的支持。 🙏  

三月 1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三月 1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二月 4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二月 4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二月 3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二月 3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二月 2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二月 2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二月 1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pdf

二月 1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pdf

一月 4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一月 4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一月 3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一月 3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一月 2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一月 2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一月 1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一月 1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十二月 4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十二月 4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十二月 3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十二月 3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十二月 2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十二月 2 號刊一週新聞集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