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中共的一位黨委書記又火了,中國航天投資公司的黨委書記、總經理張陶,因為申報院士不成,把兩位宇航科學院的院士打成了重傷。一天前,北京警方發了個通報說,張陶已經被刑拘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儘管張陶打人的過程有視頻為證,但前幾天,航天投資公司還發文件說,有關張陶打人的文章和圖片與事實不符。航天科技集團黨群工作組也發通知要求「不得對此事件散布和傳播……營造風氣清正的輿論環境」。
這個黨委書記打人的事兒,雖然發生在6月6日,但是在中共慶祝百年之後才被曝光出來的。大家知道,前段時間,另一位黨委書記,復旦黨委書記王永珍被刺殺的事是在6月7日,和這個打人事件是前後腳,不過,王永珍的事兒當時就被曝光了,因為很難捂得住。
中共的黨委書記為何敢如此囂張跋扈,為了這個院士之名,張陶打人有點豁出命的架勢,到底是為什麼?中共體制內那些糜爛的官僚體制裡都藏了些什麼?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話題。
黨委書記對兩院士拳腳相加
我們看,這次打人事件能夠被曝光,張陶現在還能被刑拘,兩位被打的院士最應該慶幸的就是這次監控器沒有「壞掉」,這在大陸簡直是大概率不可能發生的事兒,當然,要是個草根,那可就說不準了。也因此,網民們能夠通過這一次的監控視頻,清楚地看到黨委書記張陶肆無忌憚的拳腳相加。
張陶這次能夠一打成名,最重要的應該還不是因為他的身份,畢竟黨委書記恃權耍橫,在大陸並不鮮見,像是零幾年的時候,一位湖南長沙的縣委書記,酒駕被交警攔下後,不但親自動手打了交警一頓,最後還扔給交警一句話「我是縣委一把手,你算什麼東西。」
這次張陶打人出名,關鍵還是因為他打的是兩位國寶級的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這兩位院士,一位是85歲的吳美蓉,這位女院士獲得過國際宇宙航行科學院頒授的馮卡門獎,另一位是55歲的王晉年,王晉年在2017年當選了國際宇航科學院(IAA)主席團成員。
兩位院士,從院士頭銜上看,多少還是讓人看重的,不然,打人的張陶也不會想要當院士了。不過,張陶敢把兩位院士打了,也說明在中共治下,就算是知識界的精英人物、權威人物,在黨委書記的眼裡,也不過是為黨服務的一個工具,張陶完全是站在居高臨下的掌權者的角度。
目前,打人事件在王晉年院士這邊是一個說法,不過,到了打人者張陶的嘴裡,起因成了王晉年院士向張書記尋求項目投資被拒絕,「不斷辱罵國家、辱罵航天」,於是,張書記的暴力就成了出於義憤了,成了認真貫徹習主席的號召了。而且,網上也確實能查到有關王晉年的上千萬資金帳戶被凍結的判決書。這也讓人有點小驚訝,原來一個院士竟然也能掌管相當多的資金。
不過,也有網民說了「打人的和被打的都是體制內的,不相信被打的一定有真才實學。這起事件極可能是『議價』過程中,其中一方出言譏諷引起的。」也有網民認為,事件可能並非像普通民眾看到的表面,因為在大陸,能評上個院士,背後也得有官場的人際關係支撐。從事件發生和曝光相隔一個月的時間差來看,也許事情還有背後的故事,我們這裡就不過多猜測了。
張陶想參選的IAA院士是什麼?
那麼,黨委書記張陶想要參選的這個IAA院士是怎麼回事?
吳美蓉和王晉年當選的院士頭銜是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IAA),這個國際宇航科學院1960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成立,1996年,被聯合國認定為一家獨立的非政府組織,IAA的使命是,出於和平目的促進航天事業發展。IAA成員來自全世界八十多個國家,科學院總體的管理權在主席團,吳美蓉和王晉年都是主席團成員。
1979年,中國宇航學會成立,官網上介紹,中國宇航學會推動IAA研究中心在2010年落戶中國,參與IAA管理和會員服務,還有推薦IAA院士的使命。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國內兩大航天企業——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團的人員,想要參選IAA院士,會通過中國宇航學會通道幫忙推薦,其他單位個人可以自行找已經當選的院士幫忙提名。
這位業內人士還說,IAA的主要職責是開展研究和舉辦會議,早期來看,IAA院士評選的標準較高,但是現在,有當選的中國院士連基本的語言交流能力都沒有。在2018年當年,世界範圍內共有105名科學家入選IAA院士,美國以23人排名第一,中國18人排名第二。到2018年為止,IAA中國正式院士和修補院士總人數已經達到了112人。
業內人士說,迄今為止,國際宇航科學院的課題中並沒有產生什麼一流的成果。IAA院士在中國北方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大被承認,也沒有像國內兩院院士一樣給什麼特別的待遇,但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較受認可。
在中國,院士不只是一種榮譽頭銜,還意味著特權。拿張陶來說,他雖然是掌握特權的黨委書記,而且照他的話說,他已經有了花不完的錢,那他為什麼還要爭這個IAA的院士呢?我們看,在中共現行的體制下,有了這個院士的光環,說不定他的仕途還能再往上走一走,名利的疊加是難以估量的,所以從打人視頻中,我們也能看出,張陶得不到時的那種氣急敗壞。
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早在2005年受訪時就說過,如果院士本身不意味著金錢、不意味著特權的話,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出現……
當選院士背後的利益
中國院士的評選,是從1955年開始的,當時,中國科學院選聘了233人為學部委員,在1994年的時候,學部委員改稱院士。
在中國,當選了院士,意味著住大房、拿大錢、搶資源,各省市、各機構都會為院士提供特別待遇,院士可以享受國家津貼,副部級待遇,配專車、祕書、幾百萬元的安家費、享受高幹病房等等。在有形的待遇之外,院士還被賦予了更多專業以外的權威,一些官員熱中請教院士,藉院士之光為自己添「彩」。當院士被塑造成為「明星」後,特權也就隨之產生。
而且,隱形的特權更多,一旦成為院士,就成了不可挑戰的學術帶頭人,不但可以評審課題申請,還可以決定上千萬元、上億元的科研經費。
視頻
Comentarios